软件技术专业群
2021年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软件技术专业群 > 专业群简介

专业群发展沿革。2019年,根据粤教职函[2019]135号文件要求,软件技术(原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为我校第一批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申报项目之一(穗现代院【2019】11号)。2021年,作为学校排名第一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再次向广东省教育厅申报。

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基于国家、省市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优势,立足广东,面向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秉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适时调整专业群结构,优化专业群内组合,形成集群优势;校企共建共享,跨界互动互赢;重构教学组织,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形成集约管理长效机制。一方面,继续保持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威睿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VMware)、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传统合作,另一方面,又与包括百度海康威视、科大讯飞、中软国际、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嵌公司广州腾科武汉厚溥、广州迪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和省内外高端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知名企业开展“校企融合、专才特训”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内专业组合逻辑性强。①以软件技术与开发为基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这五个专业,整体上构成“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开发”的群结构,相互之间既有软件技术与编程等相同点,也有不同专业方开发应用的区别。专业(群)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软件技术专业群中的五个专业已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等方面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新一轮的工业生产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细化,各行各业对互联网软硬件产品的需求量呈井喷式发展。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是从事软件应用层开发和后端维护,大数据技术专业在掌握相关软件技术与编程的基础上,主要是从数据的ETL、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是结合软硬件以及网络游戏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也是在掌握人工智能语言编程基础上,针对智能应用开发;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也是软件、硬件结合,开展无人机在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电力巡查、农业植保、影像航拍、摄影测量等相关方面的应用。五个专业整合了应用层软件,底层驱动,硬件开发以及网络互联,构成了完整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专业群内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同、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度高,实现群内专业优势互补、协同可持续发展。

2019-2020年学校累计资金投入500万元人民币

专业群办学基础良好。2015-2019年,教育主管部门先后批准设置本专业群软件设计、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和无人机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群内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项目负责人(兼专业带头人)为教授和广东省教育行业信息专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名)、"比例≥30%;双师"素质教师比10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名)、比例≥31%;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者达60%;广东省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 "千、百、十"( 校级)培养对象2人,南粤优秀教师2名,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广州天河区优秀人才各1人,本专业群教学团队教师获省级教改及教学成果培育项目3个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2019年1项)(其中包括软件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实训基地,粤教职函【2018】194号),1个省级校外实习基地。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1项目(智慧教育)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精品课程各1项。实训基地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设备价值近900万,软件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等相关实训室18个,校外实习基地20个。此外,我校为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教育信息化与安全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单位,为政行校企共同开展该专业群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条件。
本专业群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

●政行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依托科学城地理置优越、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十三校一基地"联盟、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单位)、广东省物联网产教联盟(常务副主任)等机构,构建政行校企四位一体合作办学机制。与包括行业翘楚百度、海康威视、甲骨文、西门子以及新大陆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翘楚在内100个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作为全省8所高职院校之一的唯一民办参展院校,"广电运通H68NL大堂式存取款一体机设备" 项目入选2011年中山市"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成果展(首届),得到时任的教育部鲁副部长、许瑞生副省长、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等领导和行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中国教育报》(先后4次报道)、《环球时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大篇幅介绍。

内涵建设独具特色。本院独具特色的四大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的两个产生于本专业:①与蓝盾公司共同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三个融合"的"蓝盾模式"②与广电公司形成了跨系跨专业、"双主体培养"的"广电模式"。③校企融合、专才特训模式。人才培养工作特色鲜明,快速发展。

学生职技快速提升。2012年以来,在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群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国家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6项。其中:2019年,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8年,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1、1、8,2017年,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2、3、7,2016年,获国家级3等奖、省级一、省级三等奖分别1、3、6。其中,2018年广东省首届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 项目广东选拔赛即获省赛第三名,并以唯一民办院校队,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总决赛;2015年“挑战杯”学生陈志超所选送的发明创新项目“多层旋翼喷气式直升机传动及倾斜控制器设计”荣获得广东省二等奖;2016年“挑战杯”,本专业群陈志豪等6同学获三等奖3项; 2015年“蓝桥杯”分获省一、二、三等奖各1、2、11项,获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各两万元、累计4万元)。在广东省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并不多见。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跟踪调研,发布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专业预警和产业需求2013年度报告》中显示:广东省高职院校2012年届毕业生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和掌握的核心知识水平两项指标,包括包括本专业在内的我院学生均排名第一。

CopyRight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教育技术及网络中心